孔甲作东音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。天主风,晦盲,孔甲迷惑,入于民室。主人方乳,或曰:“后来,是良日也,子子是必主吉。”或曰:“不胜也,子子是必有殃。”后乃取其子以归,曰:“以为余子,谁敢殃子?”子长成人,幕动坼橑,斧斩其足,遂为守门者。孔甲曰:“呜呼!有疾,命矣夫!”乃作为“破斧”子歌,实始为东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夏君孔甲在东阳萯山打猎。夭刮起大风,天色昏暗,孔甲迷失了方向,走进一家老百姓的屋子。这家人家正在生孩子。有人说:“君主到来,这是好日子啊,这个该子一定大吉大利。”有人说。“怕享受不了这个福分啊,这个孩子一定会遭受灾难。”夏君就把这个孩子带了回去,说:“让他作我的儿子,谁敢害他?”孩子长大成人了,一次帐幕掀动,屋椽裂开,斧子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,于是只好作守门之官。孔甲叹息道:“哎!发生了这种灾难,是命里注定吧!”于是创作出“破舞”之瞅。这是最早的东方音乐。
注释
夏后氏孔甲:夏君,禹的第十四代孙,桀的曾祖。
孔甲:名。
田:打猎
简析
此文描述了中国古代夏朝君主孔甲的一段奇异经历及其后续影响。孔甲在东阳萯山打猎时遭遇大风迷路,误入民宅,见主人正在哺乳,便听信吉言将婴儿带回宫中抚养。婴儿长大后遭遇不幸,失去双脚成为守门人。孔甲感叹命运无常,创作《破斧》之歌以表达哀愁,此歌开创了东地音乐之先河。这篇故事体现了音乐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经历与情感抒发,体现出孔甲卓越的艺术才能和他对人民的关切。
老子二章
老子〔先秦〕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为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(不为始,原本作“不辞”,据敦煌本改)
天之道,其犹张弓乎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邪。(张弓乎 一作:张弓欤;不足者补之 一作:不足者与之;见贤邪 一作:见贤)
愚公移山(节选)
列子〔先秦〕
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,聚室而谋曰:“吾与汝毕力平险,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,可乎?”杂然相许。其妻献疑曰: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”杂曰:“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”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,始龀,跳往助之。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《列子》
寺人披见文公
左丘明〔先秦〕
吕、郤畏逼,将焚公宫而弑晋侯。寺人披请见。公使让之,且辞焉,曰:“蒲城之役,君命一宿,女即至。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,女为惠公来求杀余,命女三宿,女中宿至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?夫袪犹在,女其行乎!”对曰:“臣谓君之入也,其知之矣。若犹未也,又将及难。君命无二,古之制也。除君之恶,唯力是视。蒲人、狄人、余何有焉?即位,其无蒲、狄乎!齐桓公置射钩,而使管仲相。君若易之,何辱命焉?行者甚众,岂唯刑臣?”公见之,以难告。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。己丑晦,公宫火。瑕甥、郤芮不获公,乃如河上,秦伯诱而杀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