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荆公旁听文史
《青琐高议》〔宋代〕
王荆公介甫,退处金陵。一日,幅巾杖屦,独游山寺,遇数客盛谈文史,词辩纷然。公坐其下,人莫之顾。有一客徐问公曰:“亦知书否?”公唯唯而已。复问公何姓,公拱手答曰:“安石姓王。”众人惶恐,惭俯而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王荆公,字介甫,退居金陵。一天,他头裹一块绢,拄着手杖行走,独自游览山寺,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,议论纷纷。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,没有人注意到他。有一个客人随意问他说:“你也懂得文史?”王安石含糊地应答。人家再问他姓名,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:“我姓王,叫安石。”那群人惶恐,惭愧地低着头离开。
注释
王荆公介甫:王安石,字介甫,封荆国公。
金陵:今江苏南京市。
幅巾:头上用一块绢遮裹。
杖屦:穿麻鞋拄杖行走。
盛谈:高谈阔论。
词辩纷然:议论纷纷的样子。
其:代盛谈文史者。
下
简析
本文讲述了王安石退居金陵后,独自游览山寺时,遇见几个游客在高谈阔论文史,只低调地坐在一旁,甚至在被问及是否懂得文章时也只是含糊应答,最后游客得知他的身份,惶恐惭愧地离开的故事。体现出王安石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、不张扬的品质。
千秋岁引·秋景
王安石〔宋代〕
别馆寒砧,孤城画角,一派秋声入寥廓。东归燕从海上去,南来雁向沙头落。楚台风,庾楼月,宛如昨。
无奈被些名利缚,无奈被他情担阁!可惜风流总闲却!当初漫留华表语,而今误我秦楼约。梦阑时,酒醒后,思量着。
酹江月·和友驿中言别
文天祥〔宋代〕
乾坤能大,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。风雨牢愁无著处,那更寒蛩四壁。横槊题诗,登楼作赋,万事空中雪。江流如此,方来还有英杰。(寒蛩 一作:寒虫)
堪笑一叶漂零,重来淮水,正凉风新发。镜里朱颜都变尽,只有丹心难灭。去去龙沙,江山回首,一线青如发。故人应念,杜鹃枝上残月。